${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鞍山频道>>鞍山要闻
新闻发布厅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2025-07-09 09:48:06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7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奋进决胜年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就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持续推动县(市)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取得成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海城市在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成功“杀”回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夺取了首战首捷,打赢了攻坚之战。当前,海城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实施“北纬40度海城质造”强市计划,全力打造产业强市、科创强市、生态强市、惠民强市,奋力实现“双过半”,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海城: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首位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鞍山篇章贡献海城力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集聚发展新动能。

为加速推动海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海城市制定了“1234”工作思路,开展了“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武活动,建立了赛道考核体系,实施了正科级以上领导包保机制,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在经济发展全领域、各环节得以显现,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奋力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方面。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1.6亿元,同比增长6.7%;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726.6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6%以上。

产业发展方面。建立了具有海城特色优势的“4+4+3+N”产业体系,加速推动菱镁、钢铁、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四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物流、建筑、文旅等重点行业创新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低空经济建链成群,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市规上企业383家,力争年底前实现419家;2024年实现产值614亿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312亿元。

扩大投资方面。始终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工作常抓不懈,2023年以来,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9个,引进域外资金335.28亿元;新开工超5000万元项目199个,总投资460.8亿元。当前正围绕“四个一批”重点项目清单,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跑出项目工作加速度。

促进消费方面。今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将提振消费推上“C位”,纷纷打出“组合拳”刺激消费。海城市紧抓国家鼓励“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推动餐饮、电商、汽车、家电、手机、电动车等各领域系列促消费蓬勃发展,仅汽车行业就投入补贴1168万元,拉动消费7.1亿元,实现了惠企、利民的双重成果,推动全市消费向“新”而行。

以社会进步为己任,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全方位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教育领域。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双减”工作经验成果受到教育部刊录推广,西关小学、同泽中学分别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称号。海城高中顺利通过省示范性高中复检。

卫健领域。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海城市中心医院成功入选首届“中国县级医院百强”,中医院综合能力位列全省县级第一名。

民政领域。连续三年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提标”政策,年增幅平均在6.5%以上,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和特困供养金2.38亿元。人社领域。三年来,举办大型招聘会11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

环保领域。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整改,实施矿山修复443.19公顷,国、省考河流断面稳定达标,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文旅领域。三年来,开展文体旅活动184场次,全市旅游收入281.7亿元,海城图书馆成功入选国家文化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

同时,今年制定了《2025年民生事业发展计划及项目计划》,系统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通过向全社会征集,实施了50项民心实事,全力解决百姓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全面释放城乡新活力。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升城乡品质。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一体协同,两翼联动”的空间结构,加快鞍海一体化;加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先后投入1497万元,进行修缮升级;加速实施海城河南新区雨水管道、海城市西北片区排水防涝、海城市东部片区排水防涝等重点工程;实施燃气领域高层民用建筑管网升级和老旧管网改造。

城市管理持续提升。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增绿、添彩、惠民”三大工程,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5%,新改建口袋公园57个,城市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农村环境加速改善。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村内主干道路灯安装率100%,农村道路保洁覆盖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省美丽宜居村123个,美丽乡村104个。

以深化改革为关键,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

持续推动农村综合体制改革。通过产权改革、金融创新、产业融合等举措,实现农民“租金+薪金+股金+分红”多元增收,城镇化率从61%提升至68.2%,形成“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的海城模式。

深入实施市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了“财力统筹、兜底保障、减负增压、合力发展”新体制,为加速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了新活力。

加速推进“放管服”改革。982个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高效整合进驻,扣除法定不网办事项,网办率已实现100%。特别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双信地”工业用地出让模式,由原来的“接力跑”变成了“并肩跑”。

全面启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将进一步释放海城经济开发区、腾鳌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园区发展活力,真正成为推动海城经济振兴的“主力军”和“跳高队”。

下一步,海城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北纬40度海城质造”强市计划为引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首位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鞍山篇章贡献海城力量。

台安:以满格状态满弓劲发之势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坚决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最终胜利。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壮阔征程中,台安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年倍增”的雄心壮志,全力以赴稳增长、强产业、优环境、惠民生,推动县域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轨道!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县域前15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延续增长势头,同比增长5.3%,连续三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擎起工业强县大旗,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打造新引擎、积蓄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超前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构建全链条赋能机制,以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成立了全省首支农业产业引导基金,举办青岛食品行业交流会等大型招商推介会9场,开展“走请”活动131次,安九宠物食品等84个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啤酒等16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国电投50万千瓦风电等71个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项目体量、数量、质量的三重提升,推动主导产业链式集聚、能级跃迁,成功打造钢铁深加工、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领航乡村全面振兴,在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上拼出新高度、树立新典范。依托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项目集群,智慧番茄小镇等一批项目加速崛起,成功斩获“国家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国家白羽肉鸡特色产业集群县”桂冠。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速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等重大工程建设,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改建维修农村公路400余公里,启动畜禽粪污综合整治,美丽宜居村达到100个。2024年在全国1471个县(不含县级市)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指数测评中,台安位列第390位。

勇闯改革深水区,在塑造一流发展生态上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国资国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优化等举措落地见效,政府效能整体跃升,市场活力空前释放。两个开发园区成为高端要素集聚、投资活力迸发的黄金平台。重磅推出“营商环境升级55条措施”,打造极简、极速、极优的营商环境,74个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台安已成为企业“用脚投票”的首选地。加速融入开放新格局,支持奥鞍耐火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全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鞍台高速等工程加速建设,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立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加速构建,为台安向高能级开放强县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燃消费新爆点,在培育新质增长极上释放新活力、引领新风尚。深度融入全省文旅发展大格局,系统整合辽河文化旅游区、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雅化花田小镇等资源,打造了一批彰显东北风情、独具台安魅力的现象级文旅消费场景。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拉动消费2041.3万元,居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2024年限上社零额同比增长20.6%,增速全市第二。成功打造“青岛啤酒节”“辽河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IP,引爆消费热潮,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分别达到35%和25%。敏锐捕捉直播电商新蓝海,启动电商基地建设,37家本土企业完成数字化嫁接。

厚植幸福新底色,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温度、实现新作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造老旧小区超15万平方米,打通城区断头路、微循环道路14条,建成一批新能源充电站和5G基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排水防涝工程加速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再度升级,“环台安”亲水景观生态廊道初见雏形,群众出行、居住、休闲条件全面升级。全力优化公共服务,统筹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健康强基行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提前两年通过省级验收,获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省重点推进县。

2025年是决战决胜之年,站在新高度,台安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举全县之力实施产业能级跃升、项目攻坚突破、城乡融合深化、改革深水突围、民生福祉提升“五大决胜行动”,以满格状态、满弓劲发之势,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坚决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最终胜利!

岫岩:以“三个百亿”项目为牵引构建“3+3”产业发展格局,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作出岫岩贡献。

三年行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岫岩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工作要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岫岩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专班攻坚工作机制,坚持高频调度、高位推动。

共谋划储备项目512个,招商签约项目201个,开工建设花熙文旅小镇二期等项目282个,竣工投产电磁阀数字化生产线等项目142个,辽宁岫岩龙潭抽水蓄能电站、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本庄高速公路“三个百亿”项目开工在即。

同时,着力服务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两深入两服务”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扩大投资、提振消费。今年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5%。

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岫岩深入分析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确定了“3+3”产业发展布局。

围绕推动岫岩玉、食用菌、柞蚕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玉文化传承基地、笛尔逊电商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千璞滙玉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与省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建立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及科技示范区20个,岫岩香菇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岫岩滑子蘑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岫岩)香菇产业峰会在岫召开;在全省率先完成柞蚕场核查落界,成功争取柞蚕产业强镇政策,岫岩凤兴缫丝厂提档升级项目有序推进。

围绕培育新能源、文旅、高端建材3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峡新能源350MW风力发电项目全速建设,国电电力16.69MW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并网;投资10亿元的玉水湾文旅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开工,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到14家;坚定不移推进菱镁行业综合整治,山东莱玉化工镁盐生产项目即将落地,万成镁业无铬新型环保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

改革赋能成效显著,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岫岩坚持问题导向,以“四精工作法”打出一套深化改革过紧日子“组合拳”。

精准谋划改革路径,先后出台了财政资金、县属国企、编外用工等领域管理办法,形成了互相支撑的制度体系。

精算财政资金使用,加强零基预算管理,通过严格预算评审、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资金,2024年累计节省财政资金3.94亿元。

精简编外临时用工,健全解聘续聘、岗位薪酬、动态考评等机制,实行“用人单位申请、人社部门审核、县政府审议”用工模式,累计精简编外用工1581人,每年可节省财政支出4500余万元。

精细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公开招标购买环卫服务,覆盖面积从160万平方米增至320万平方米,费用支出从3100万元降至2292万元。同时,精简供暖公司内设机构,采购“类长协煤”,2024年节约企业运营成本5800余万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岫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

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施划停车泊位10485个,新建口袋公园8个,改造老旧小区33个、弃管小区14个、巷道13条、公厕7座,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9万平方米,排水、污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日常保洁、转运外运“三大体系”,实施河道综合治理48.17公里,维修新建各级道路543.3公里,建成省级“美丽宜居村”53个。特别是2024年以来,每年整合资金5000万元以上,滚动实施“镇头村”和重点村提升示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提升改造一期工程投入,21家乡镇卫生院、147个村级卫生室达到“强基”标准;岫岩高中高分通过省示范性高中复检验收,连续三年有岫岩孩子走进“清北”;职教中心获批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实现岫岩大专院校零的突破。

下一步,岫岩将锚定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三个百亿”项目为牵引,积极构建“3+3”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加快建设“中国玉都·生态水乡”,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作出岫岩贡献。

(鞍山全媒)

责任编辑:马驰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