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有灵,不会选错地,也不会选错人。
悠久的中华玉文化把最悠久的玉种留在岫岩,并让岫岩为它缔造盛世、梦绕魂牵。
鞍山市总工会与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制作三集电视纪录片《玉·雕刻师》,努力用镜头触摸新时代的温度和质感,讲述岫岩玉雕工匠担当、创新、奉献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故事。让我们怀匠心,铸匠魂,爱上中国造,共叙中华情。
《玉·雕刻师》第三集《匠魂》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岫岩玉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岫岩玉雕在传承中培育的价值观。
李红伟
李红伟玉雕作品
以“玉白菜”闻名的李红伟从河南来到岫岩创业,担任岫岩玉雕学院副校长,为岫岩玉雕人才的培养助力赋能。自2007年以来,岫岩玉雕学院已培养出1200多名玉雕专业人才。
李红伟和学生们
素活玉雕,工艺难度极大,也最能代表岫岩玉雕的水平。非遗传承人王运岫栉风沐雨,玉汝于成,让岫岩素活玉雕华彩再现,光照后辈。
王运岫
王运岫玉雕作品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张雪松将河磨玉的质地之润与人物玉雕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命之外的宁静、生命之内的温暖。
张雪松
张雪松玉雕作品
玉雕之魂,在于玉雕师赋予其中的文化内涵。李振洋激活古玉的力量,以仿古玉雕与时代审美对接,创造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
李振洋
既“活”又“火”,是传统技艺焕发的时代新风采。李洪洲创作红色文化主题玉雕作品,并与众多新生代匠人一起,为岫岩玉雕提升文化附加值。
李洪洲
李洪洲玉雕作品
人养玉,玉养人。如今,玉雕撑起了岫岩产业发展支柱,玉文化旅游也在岫岩风生水起,激发消费新活力。
玉交易市场
玉电商直播基地
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岫岩玉雕匠人雕天地,琢人生,为中华玉文化赓续薪火,以君子之风标识中国。
(鞍山全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