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鞍山频道>>旅游
哈达碑镇: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2024-11-26 14:46:3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哈达碑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改善镇容村貌、提高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镇头村提升工程为载体,集中力量、下大力气向“脏乱差”环境宣战。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哈达碑镇打造美丽宜居家园,每家每户都开始注重卫生,街道变得干净整洁了,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让美丽宜居成为哈达碑发展的靓丽名片。

  党建引领,合力攻坚

  哈达碑镇坚持镇党委亲自抓,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管理办法、拉练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加强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过程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同时,建立了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镇村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村“两委”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清理垃圾、整治环境,广泛发动群众主动清理自家垃圾杂物,形成了镇村上下联动、党群干群齐抓共建的工作合力。

  高点规划,统筹实施

  积极探索“项目建设+人居环境”的整治模式,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430.6万元,聘请中设建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各行政村庄总体规划和镇头村建设规划,形成了“创建景镇融合示范区,打造党群文化景观轴、满族文化景观轴、健身步道景观轴、功能设施及村庄改造提升”的“一区三轴多点”结构布局,积极构建景乡一体、农旅结合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目前,党群文化景观轴工程,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入口标示性构筑物建设,在村部入口搭建文化墙2处,修建了 575 平方米亲水步道,安装了健身设施和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同时,在脏乱差点位建设垃圾池 20 个,购置垃圾桶 200 个,修建排水沟 210 米,有效解决了垃圾乱扔乱倒问题。满族文化景观轴工程,在大摞石景区沿途建立了剪纸园、桃李园、满族文化园三处文体小公园,栽种各类花草树木800余株,吸引群众打卡拍照。在哈达河周边建设休闲甬道2处,为群众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在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照亮乡村的夜晚。健身步道景观轴工程,已完成3500平米健身步道建设,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场所。同时对沿途道路街面进行了绿化改造。功能设施及村庄改造提升工程,以哈达碑村集市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为总目标,规划集市摊位89处,铺设集市路面4450平方米,排水管道40延长米,栽植榆叶梅18棵,安装路灯11盏,划定了40多处固定经营摊位,建成了符合群众需求的农村大集,占道问题得到解决,目前,集市已投入使用。在镇头村的辐射带动下,其他各村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完善垃圾池、临时堆放点等设施,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持续保持环境卫生,全镇的人居环境正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

  巩固提升,常抓不懈

  哈达碑镇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整治试点,制定了“户集、村收、镇转运”的垃圾转运机制,以哈达碑村为“五指分类法”试点,头道村为垃圾收集中转试点,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并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结合乱堆乱放整治,开展延展行动,充分运用“片长制”“河长制”“路长制”,建立联合机制,持续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整治工作。全面清理“三堆”,在“四旁”播撒花草种子,采取见缝插绿、修复还绿等方式打造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完善保洁员、卫生员专人划片责任制度,加强对划片负责区域的监督考核,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今后的工作中,哈达碑镇将继续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在巩固扩大整治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上下功夫,为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朱明宇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